近年來,畜牧業生產迅速發展,已成為農業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。但是,病死動物亂丟亂棄,被不法之徒加工后流入市場,以及處理不當對環境造成再次污染的情況時有發生,推進 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,成為保障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,保障城鄉居民食品消費安全,保障農村生態環境安全的一個突出而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。我市積極推行“政府 主導、市場運作、廣泛參與、保險聯動”的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運行機制,全面實施病死動物的“統一收集、集中處理”,膠西鎮積極執行,現將膠西動監站生豬 保險和無害化處理聯動的經驗和做法總結如下:
1.廣泛宣傳,形成氛圍
入場入戶,發放《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告知書》,詳細告知養殖戶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申報流程,耐心說明病死動物處 置不當,有可能造成動物疫病人為傳播,給動物疫病防控埋下隱患,同時嚴重威脅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極易引起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發生。對于收到告知書的養殖場 戶,進行簽字確認。
2.加大監督執法力度,建立長效監管機制
充分發揮協管員的作用,長期對其所轄范圍實施監管,對亂丟、亂拋病死動物的行為要堅決予以打擊,按《動物防疫 法》的有關規定,對亂丟、亂拋、隨意處置、經營加工病死動物的養殖戶或從業人員進行嚴肅處理,對情節特別嚴重的要依法移交有關部門追究其刑事或民事責任, 要定期進行巡查,建立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舉報制度,公布舉報電話,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對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監督。
3.共赴現場,協同處理
膠西站接到上報電話后,24小時內派協管員與無害化處理中心工作人員一起趕赴現場,和養殖戶,三方均在場情況下 進行照相、錄像、數量核實、確認、死因鑒定,填寫“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巡查記錄”。協管員、無害化處理中心工作人員與養殖戶雙方共同簽字確認。照片等影像 資料,站上專人統一匯總存檔。
4.形成機制,嚴抓落實
只有在協管員監督,官方獸醫確認的情況下進行無害化處理后,養殖場方可獲得賠款,并對病死豬采取剪耳作為獨特的標記方法。